红安教育信息网

人气指数:76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18 07:51
网站介绍

红安教育信息网是红安县教育局创建的,是一家负责建设和管理服务于全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广大师生的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红安教育信息网分为红安教育,政策法规,德育之窗,股室专栏,招考信息,民办教育,热点专题,教师之窗等几大栏。为红安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关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经过多年发展,红安教育信息网现已成为一个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综合性教育门户网站。

红安县教育基本情况
红安是全省“两基”合格县,并先后被评为全国扫盲先进县、全国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先进县、湖北省尊师重教和集资办学先进集体。
全县教育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教育部门管理的各级各类学校共231所,其中小学197所,普通初中26所,普高和完中5所,职业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有教学点133个,民办学校2所,全县中小学在校生共计12万人,教育部门管理的教职工7600余人。
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大办教育,全县教育事业出现了量的变化和质的提升。
1、“普九”工作顺利达标。全县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2%、97.9%,辍学率控制在1%和3%以内,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1%。1997年、1999年和2004年,“普九”工作三次顺利通过了省政府复查验收。
2、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全县校舍面积由1996年的60多万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90万平方米。土木结构比例下降到3%以下。县直学校和乡镇直中小学都建成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全县所有学校都装配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到2005年底,全县共撤并村小133所,撤销村小65所,教育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办学效益整体提高。
3、教育质量明显提高。1996年以来,高考上线人数连年创历史记录,上省线率、高分率、万人比不断攀升。2005年全县高考上省线人数达到5078人,上线率达98.6%。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还为本地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4、德育工作形成特色。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红安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集体主义教育和科学人生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为手段的德育教育特色。全县学校普通建立了德育基地,开设了革命传统教育课,开展了“老区精神校校行”活动。近几年来,全县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活动,在中小学生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文明小市民”活动,促进了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后有红一中、红二中等20多所中小学被省、市命名为文明单位或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多次受到国家、省、市表彰。
5、尊师重教氛围浓厚。县委、县政府实行定期议教制度、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部门定点扶助学校制度,干部、职工捐款支持办学制度。落实“科教兴县”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县乡两级财政对教育拨款逐年增长。2000年红安县率先在黄冈将公办教师工资收归县管,教师工资按政策及时足额发放,确保了教师待遇的落实。1999年“普九”达标后,县委、县政府实施城区“123”学校新扩建计划,使城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效益明显增强。
6、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县共有1500多名教师分别受到国家、省、市、县表彰,有52人被评定为省级骨干教师,378人被评定为市级骨干教师。全县学校承担研究课题8个,省级研究课题28个,市研究课题36个。近年来,积极开展新课程培训,已有782名教师获得新教材岗位培训合格证。至2004年,全县共有10人被评为特级教师职称,398人获得高级教师职称。

红土地上铸辉煌
红安县是全国闻名的将军县,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也是一方教育的热土。1996--2005年十年间,红安教育工作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高扬与时俱进的旋律,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创造了老区教育事业新的辉煌。
一、教育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教育部门管理的各级各类学校共 231 所, 其中小学197所,普通初中26所, 普高和完中5所,职业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有教学点133个,民办学校2所,全县中小学在校生共计 12万人, 教育部门管理的教职工7600余人。
1997年我县“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1998年扫盲工作代表湖北省接受了国家验收,红安被省政府确认为“两基”合格县,并被评为湖北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
二、教育改革发展情况
我县是一个集老区、山区于一体的贫困县,教育基础差,底子薄。近十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大办教育,17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涌动着一阵又一阵重教兴教的热潮,全县教育事业出现了量的变化和质的提升。
1、“普九”工作顺利达标。 为实现“普九”目标,县乡两级政府成立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领导小组”,县长与各乡镇长签订了“普九”责任合同书;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实行义务教育的“入学通知”、“义务教育证书”、“流失报告”等三项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义务教育督导、检查、评估验收;每年采取多种形式扶助贫困学生10000多名。目前全县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2%、97.9%,辍学率控制在1%和3%以内,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1%。1997年10月,我县“普九”工作通过了省政府验收,1998年,我县扫盲工作代表湖北省通过了国家验收。世纪之交,红安人民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重任。
2、办学条件全面改善。近十年来全县把消灭校舍危房作为发展教育的首要任务,大打校舍改造攻坚战。1996年至今,全县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达2亿元,兴建、扩建、改建校舍近30 万平方米,校舍面积由1996年的60多万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90万平方米。土木结构比例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33%下降到3%以下。县直学校和乡镇直中小学都建成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全县所有学校都装配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现在在红安农村,真正做到了的房子是学校,美的环境是校园。2004年,红安被评为黄冈市危房改造先进单位。从2000年起,按照“村办初小,联村办完小”的思路,全面实行村小布局调整,到2005年秋,全县共撤并村小133所,撤消村小65所,使教育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办学效益整体提高。
3、教育质量明显提高。1996年以来,高考上线人数连年创历史记录,上省线率、高分率、万人比不断攀升。1996年上省线人数首破 400人大关,1997年上省线人数首破500人大关,1998 年上省线人数达到640人,19 99年上省线人数达到690人,2000年上省线875人,2001年以后每年以1000余人的数量递增,2005年上省线人数达到5078人。十年间,全县共为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输送新生18918人。1999年我县考生傅昊桓以682分夺得当年黄冈市高考理科状元,2000年我县考生陈恩乐以615分夺得当年黄冈市高考文科状元,2002年我县考生王曦、刘伟锋以687分并列当年黄冈市高考理科名。在黄冈市初中语、数、外三科联赛、全国高中数、理、化奥赛和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等学科竞赛中,我县学生成绩突出,累计获一等奖360人次,二等奖920人次,三等奖1460人次,获省级一等奖240人次,二等奖480人次,三等奖720人次,获市级一等奖760人次,二等奖800人次,三等奖720人次。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还为本地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4、德育工作形成特色。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把德育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红安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集体主义教育和科学人生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为手段的德育教育特色。全县学校普遍建立了德育基地,开设了革命传统教育课,开展了“老区精神校校行”活动,县教育局编写的《红安革命传统教育读本》作为县级地方教材被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近几年来,我们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文明小市民”活动,促进了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后有红一中、红二中、列宁小学、付桥中学等20多所中小学分别被省、市命名为文明单位或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县将军城小学学生王宝菊被评为全省“十佳少年”,我县德育工作多次受到国家、省、市教委和有关部门表彰。
5、尊师重教氛围浓厚。 全县形成了党政重教、 社会兴教的氛围。县委、县政府实行定期议教制度、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部门定点扶助学校制度,干部、职工捐款支持办学制度。落实“科教兴县”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县乡两级财政对教育拨款逐年增长。多年来,红安财政列支教育经费均居黄冈各县市前茅,2000年红安县率先在黄冈将公办教师工资收归县管,教师工资按政策及时足额发放,确保了教师待遇的落实。1999年“普九”达标后,为确保红安教育快速、稳定发展,县委、县政府实施城区“123”学校新扩建计划,用五年时间,投资7000万元,新建了一所城南小学,将原师训中心与县职教中心合并,改建一所实验中学,完善配套了县的设施建设。“123”工程建设使城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效益明显增强。县职高2000 年通过省“512”工程验收,2002年被评定为全省重点职业高中;2005年,扩建后的红一中一次性通过评估验收,成为省级示范高中;2003年,县实验小学跨入全省重点小学50强行列;红二中、红三中、实验中学、将军城小学、城关镇小学先后被评定为市级示范学校。
6、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一方面, 认真落实教师的各项待遇。县委、县政府在职称评定、就医、工资兑现、房改售房等方面都对教师优先照顾,给予政策倾斜。为解决教师住房紧张问题,1996年在城南兴建总造价1000 万元、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红安县教师村,1997 年第十三个教师节,108名教师喜迁新居。为缓解师资不足问题,县政府每年增加50--70人的编制,招聘师范院校本、专科毕业生,十年间全县共补充高素质师资600多人。另一方面, 努力提高教师思想业务素质。在教育系统内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广大教师把根扎在山区,把心献给教育,把爱洒向学生,涌现了李尊安等一大批先进模范教师典型。全县共有1500多名教师分别受到国家、省、市、县表彰,有52人被评定为省级骨干教师,378人被评定为市级骨干教师。在“优质课、论文、教案、课件”“四优”评比中,优质课获奖8人次,获省一等奖18人次,论文、教案、课件获省级奖1260篇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15篇次。全县学校承担研究课题8个,省级研究课题28个,市级研究课题36个。红三中荣获黄冈市块“面向全体教改实验先进学校”匾牌。近年来,积极开展新课程培训,已有782名教师获得新教材岗位培训合格证。1996--2004年间,全县共有10人被评为特级教师职称,398人获得高级教师职称。

免责声明:
此页是<红安教育信息网>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网站资料
网站名称: 红安教育信息网
网站栏目: 网站简介 网站链接
网站链接: www.ha.e21.cn
收录查询: [百度收录] [360收录] [搜狗收录] [必应收录] [谷歌收录]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电脑版
本页链接: https://wang73120.honpu.com/